白癜风公益 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80102/5972929.html《道德经》中应该有不少“源头甲骨文”字义的字,因为老子在函谷关就是用“源头甲骨文”写的《老子》,换言之,真正的《老子》在当时就是一本有字天书,没有几个人能看懂。“源头甲骨文”在周天子以外的地方,是不流行的,是极其珍贵的。《道德经》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因为看不懂《老子》上面的字,用通假字重新校注的一本书,但是,其中依然会保留一部分,以为看懂的“源头甲骨文”。“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”这句话里包含了好几个“源头甲骨文”字义的字。这里的“圣人”与后世被神化的“圣人”不是一回事,在《老子》中就是指“心智系统转换”练成功的人。在老子的眼里,“完整的人”由三层人体、三层意识以及两套心智系统组成。没有经过“心智系统转换”的人,只会使用左边,最外面一层意识以及第一套心智系统,而经过“心智系统转换”的训练以后,“圣人”就会使用右边,最里面一层意识以及第二套心智系统。“不”字的“源头甲骨文”字义表示“方向”的意思,与后世的“不”字的意思完全不同,表示“从显性世界返回隐性世界”的意思。“仁”字的“源头甲骨文”字义表示的意思是: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和元神本体一同回归隐性世界。“刍狗”是“稻草扎的玩具狗”的意思,这个要借用“虚拟现实游戏”来理解。第一层人体(百姓)在整个三层人体的角度来看,就是一种“虚拟现实游戏”中的“游戏角色”,在古代的说法就是“刍狗”所以,“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练习“心智系统转换”成功的人,追求三层人体一同回归隐性世界,把在显性世界中的“人体”看做是“虚拟现实游戏”中的“游戏角色”,所以,他们的注意力不会放在“游戏角色”上,而会放在内在真正的自己这里。换言之,普通人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“游戏角色”上。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用「源头甲骨文」字义解读《郭店楚简·老子甲》的电子书:发现《老子真经》——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《郭店楚简·老子甲》(上篇)已经出版,上架书名:老子真经。有兴趣的网友可在百度阅读中搜“老子真经”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grrz/60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