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社会在倡导人人平等,然而还是不免有人会反问:“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平等,从一个人出生就会成为三六九等……”三六九等大家很好理解,就是言简意赅地阐明了社会等级制度,而三六九等还有另一个近义词叫“三教九流”,这个词就很有意思了,子曰今天就来给你讲讲何为“三教九流”!“三教九流”一词最早出自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(梁武)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,了如目前。”其实,三教九流的本意,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。关于三教,据记载此说起于三国时代。吴国的孙权和上书令阚泽谈话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、道教、佛教。九流,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,指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。现简介如下:儒家: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,推崇孔子学说,影响最为深远。自汉至五四运动前,一直在中国思想界占重要地位。孟子、董仲舒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。道家:以先秦老子的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。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,被称为道德家。老子哲学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,但它的福兮祸所倚,祸兮福所伏的思想,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。汉代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,但老子的学说实非宗教。阴阳家: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之说的一个学派,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,法家: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。源于春秋时的管仲、子产,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、申不害,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。名家:是战国时的学派,一名辩者,实是古代的逻辑学。代表人物公孙龙。墨家:是战国时的学派,提倡非攻(反对非正义的战争)、节用、节葬等。创始人是墨翟。纵横家: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策士中有合纵派和连横派。代表人物苏秦(主张合纵,即六国团结抗秦)、张仪(主张连横,即瓦解六国的团结,使之分别奉事秦国)。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。杂家: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,他们的特点是兼儒墨,和名法。代表著作为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。农家: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。这和我们平时在电视里听的、小说里看的含有贬义的“三教九流”可就大相径庭了,其实现在影音作品里指的“三教九流”更多的指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的九流。分别为:上九流:帝王、圣贤、隐士、童仙、文人、武士、农、工、商。中九流:举子、医生、相命、丹青(卖画人)、书生、琴棋、僧、道、尼。下九流:师爷、衙差、升秤(秤手)、媒婆、走卒、时妖(拐骗及巫婆)、盗、窃、娼。其实总结下来“三教九流”就是对大众职业的总结归类,三九二十七种职业,这二十七种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涵盖了相近或上下游相关的职业,从事的职业只要不犯法,干一行爱一行,那就有机会“通罗马”,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!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fs/6091.html